叶邦策教授,博士生导师,特聘教授。1967年生,1986年9月考入华东化工学院,本科毕业后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并于1995年赴日本东京大学进行博士联合培养1999年赴香港城市大学访学一年,2000年至今在williamhill威廉希尔官网任教。曾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上海市教委曙光学者,上海市科委优秀学科带头人;担任中国微生物学会分子微生物学及生物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药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生物医药协会生物芯片委员会委员,上海市生物信息学学会理事,浙江省药学会常务理事。曾任石河子大学化工学院院长,生物反应器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等职;担任Biotechnology & Applied Biochemistry期刊副主编,Frontier of Microbiology期刊副主编(微生物生理与代谢),Biotechnology Journal编委,Synthetic Biology and Engineering编委,“合成生物学”期刊编委。近年来在Proc Natl Acad Sci USA, Cell Reports, Cell Chemical Biology,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等期刊发表SCI论文300多篇,SCI引用1万多次。2016年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2008年获上海市技术发明二等奖及2007年获明治乳业生命科学奖等;已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100多名。先后主持了国家 “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科学仪器专项、面上项目)、教育部科技研究重大项目、上海市科委重点项目等。
叶邦策教授主要研究领域聚焦于合成生物学及智能生物制造、生物分析及生物传感方面,并取得了一系列亮眼的成果。在合成生物工程研究方面,通过系统性解析蛋白质酰基化修饰在不同天然产物生物合成过程中的形成机制及调控功能,揭示了酰化修饰在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调控中的普遍性,为代谢工程提供了从翻译后修饰水平改造的全新策略;在智能生物系统设计方面,构建一系列内源信号感知的基因调控分子机器、工程化益生菌智能感应系统及在体原位诊疗体系,进一步提升了全细胞在体诊疗技术向临床转化的可能性;此外在生物分析及生物传感高灵敏新方法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方面,搭建了基于生物芯片方法新型高通量分析技术平台,细胞内活性分子原位分析新方法研究及血液循环核酸的高效富集、检测新方法等。
在科学研究方面,叶邦策教授一直秉持匠心求精的理念,笔耕不辍,钟情翰墨,始终奋斗在科研第一线,每天坚持阅读国内外文献,紧跟科研动向,设计和指导博士研究生的课题并定期讨论,引领和督促学生始终走在该领域科研前沿。他一直教导自己团队的老师和学生要做一个有匠心、有良心的科研人,信以立足,诈以毁身,唯有匠心,才能在学术科研中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同时要以时代、国家和民族为己任,做一个脚踏实地,在自己领域里勤奋耕耘的人,做一个未必身居高位却心怀高远的人,做一个凡事能独立思考,能独立做出判断而不是随波逐流的人。正因如此,叶邦策教授不仅自己的学术成绩斐然,同时也培养出一大批具有高素质的青年科研工作者(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985高校教授、上海科技青年35人引领计划人选等),而这些成果的取得正是源于对科研的痴迷和对教育事业的热爱。
为了响应党中央、国务院支援西部大开发的号召,更好的促进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叶邦策教授于2015年来到祖国的西部边陲新疆,在石河子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挂职。在担任院长的3年期间,为化工学院引进高层次人才多名,完成“十三五”规划实施总结及“十四五”规划编制,推动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获批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化学学科获批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助推石河子大学化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而石河子大学正是凭借“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的实力,入选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由于出色的援疆工作,2019年叶邦策教授被中央组织部授予“援疆工作优秀个人”的光荣称号。“一段援疆路,一生石大情”,作为一名援疆干部,他立足本职、务实笃行,维护团结,用心、用智、用情、用力地完成了各项援疆任务,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谱写出一首新时代的赞歌!
叶邦策教授就是这样一个心中有爱,眼里有光的科研人,他用热情和爱谱写出一曲曲奉献之歌,他用先进的理念、适宜的方法给团队和学生带来鲜活的知识与技能,培养出更多具有世界心、中国魂的栋梁之才!